我們常說,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強。幼兒園、中小學生不但處于增長知識的關鍵期,而且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形成健康體魄的關鍵期,幼兒園、中小學生的健康關乎我們民族的未來。
目前,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兒園、中小學生超重、肥胖比例急劇升高;另一方面幼兒園、中小學生中生長發育遲緩、貧血、微量元素缺乏比例也不低,甚至已經出現慢性疾病低齡化跡象,說明幼兒園、中小學生營養過剩與營養缺乏同時存在。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大多與膳食結構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中小學生日常膳食在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前提下,更要強調食物營養的均衡與合理膳食。
法律依據
第七條 將營養與健康學校建設納入到工作規劃,并提供人員、資金等保障。
第二十六條 學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單位要根據當地學生營養健康狀況和飲食習慣搭配學生餐,做到營養均衡;制定食譜和菜品目錄,每周公示帶量食譜和營養素供給量,帶量食譜定期更換。
第二十七條 學生餐每餐供應的食物要包括谷薯雜豆類、蔬菜水果類、水產畜禽蛋類、奶及大豆類等 4 類食物中的 3 類及以上。食物種類每天至少達到 12 種,每周至少 25種。
——《營養與健康學校建設指南》國衛辦食品函〔2021〕316號
第二條 實施學歷教育的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以下統稱學校)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集中用餐是指學校通過食堂供餐或者外購食品(包括從供餐單位訂餐)等形式,集中向學生和教職工提供食品的行為。
第十七條 學校應當根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發布的學生餐營養指南等標準,針對不同年齡段在校學生營養健康需求,因地制宜引導學生科學營養用餐。有條件的中小學、幼兒園應當每周公布學生餐帶量食譜和營養素供給量。
——《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衛生健康委員會 令〔2019〕45號
系統介紹
為深入貫徹教育部等上級主管部門相關政策法規要求,北京天航結合校園營養健康保障工作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云計算、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建設了完善的“校園膳食營養分析系統”。
系統通過對食材投料、帶量菜譜等有關營養健康數據的自動采集提煉,實時與中國疾控中心、中國營養學會的模型數據對比分析,分別出具2-6歲、7-13歲、14-19歲年齡段學生餐帶量菜譜營養分析參數報告和菜譜搭配合理性報告,分析每日學生膳食是否達到營養健康標準,確保校園膳食的均衡營養,滿足幼兒園、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預警不合理菜譜和菜品,方便營養專員及時加以應對處置,健全校園食堂營養保障體系,推動幼兒園、中小學生膳食營養標準工程的落地實施。
系統價值
1. 帶量菜譜,科學膳食
為進一步為幼兒員、中小學生提供科學的膳食,滿足個體的差異性,除了針對不同年齡段制訂菜譜,在量上也應該有所區別,構成菜品的每種食材標明重量,這種帶量食譜對幼兒員、中小學生的營養素供給量以實現可視化。


2.每日菜品營養分析
通過系統模型,自動計算出每日菜品所含的十幾種營養元素含量,主要包括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微量營養素雖然需要量少,但在幼兒園、中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缺乏或過量都會引起疾病,所以膳食搭配中易不可忽視。


3.合理搭配,均衡膳食
均衡膳食是最大程度保障人體營養和健康的基礎,食物多樣是平衡膳食的基本原則,系統通過與中國營養學會的模型數據對比分析,使多種食材類型分配均衡,保證幼兒園、中小學生充分攝入各種營養元素。

4.實時同步,安全放心
家長、老師、監管人員可實時查詢學校食堂每日菜品信息及營養攝入等情況,還可通過小程序看到中央廚房的食品生產過程,做到公開、透明。

5.營養預警,及時應對
及時預警菜品營養元素和食材類別搭配不均的問腿,方便營養專員及時加以應對。
